省国资委从2023年4月下旬开始,开展强监管、促风控能力提升,强机制、促管理效率提高,强赋能、促企业发展提质的“三强三促”活动,构建“4433”工作体系,坚持边探索、边实践,优作风、提效能,建机制、解问题一体推进,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建立“四个清单”,在推动活动开展上彰显“深度”
建立政策清单。全面梳理中央、省委省政府、省直相关部门出台的惠企政策,调度汇总省国资委制定的相关政策,形成政策清单,涉及87项,其中税费政策类19项、金融政策类18项、奖补政策类34项、优化服务类8项、国资政策类8项,印发给监管企业并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建立问题清单。聚焦国资监管存在什么短板、企业发展存在什么问题、职工生活存在什么困难,形成“三强三促”问题清单,涉及36个具体问题,目前已基本解决12个、占比33%,其他问题正在有序推动解决。建立措施清单。根据发现的问题,科学研判、靶向施策,形成“三强三促”措施清单,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处室、完成时间,逐项拿出可操作、可执行、能落地、有效果的具体措施。建立督办清单。将“三强三促”活动各项任务措施,纳入委机关内控标准化管理系统,以信息化手段加强督办落实,坚持周调度、月通报,完成情况作为处室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围绕“四个聚焦”,在夯实监管基础上彰显“强度”
聚焦强化防范系统性风险双监管体系。今年以来,省国资委加强对企业集团制度执行落实的监管、企业集团对所属企业经营决策和防化风险的监管,进一步坚定主业发展方向,严格规范投资决策,严格规范借款管理,全面强化企业审计,全面压实管理责任,在设计层面、执行层面分别出台34条、38条措施,切实防范、稳控、化解国资国企系统性风险。聚焦巩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围绕事前5项、事中5项、事后3项重点监管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实行清单管理;针对监管事项的谋划、执行、评估考核,强化流程跟踪,实行闭环管理。聚焦执行“十严禁”监管要求。省国资委在监管企业投资、担保、拆借资金、融资性贸易等十个方面作出禁止性规定,为企业经营行为划出红线,因企施策强化责任追究,促进企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聚焦提升国资监管能力。突出依规监管、智慧监管、综合监管、公正监管、优服监管,切实在解决企业难题上出实招,在服务国资发展上求实效。按照新的监管要求,监管企业2023年预算新增借款净额减少近300亿元,4月份新增借款净额-1.5亿元,借款增速得到初步遏制,企业防控风险能力明显提升。
三、突出“三个建设”,在促进干部作为上彰显“力度”
突出内控标准化管理系统建设,促进干部想作为。今年以来,省国资委仅用20多天时间,建成委机关内控标准化管理系统,以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以“4+N”清单体系为重点,以执行管控、考核考评为抓手,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国资系统落实不偏向、不漏项、不误时。机关干部也实现了从“被动干”“要我做”到“主动想”“我要干”的转变。截至5月,纳入内控的1025条任务清单,没有1条逾期,受到了企业广泛好评,机关形象和效率大为提升。突出监管制度建设,促进干部敢作为。省国资委始终坚持制度先行,激励机关干部在制度框架内敢于想事、明白干事、踏实成事,制度已成为干部敢闯敢干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先后出台了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新增带息债务“四有”管理、企业风控体系评级、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专职外部董事和总会计师履职评价、国有资产专项监督检查、违规经营投资损失责任追究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监管制度体系。突出信息化建设,促进干部能作为。省国资委加快建设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大数据系统,推进信息化与监管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干部以“智慧国资、数字国企”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强化数据应用和分析,促推国资监管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四、强化“三个赋能”,在纾解企业困难上彰显“温度”
强化政策赋能。梳理更新政策清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推送政策,指导企业充分运用打好“发展六仗”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省国资委研究制定推进国企改革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加强科创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比如出台政策,鼓励国有科技型企业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支持企业建立成果转化收益和超额利润分享机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原创技术策源地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对企业新建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的经费支持等。强化服务赋能。建立委领导联系服务企业机制,重点服务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明确“有需求及时到,无需求不打扰”。今年以来,省国资委主要领导带队,监管企业负责同志参加,先后赴省自然资源厅、省审计厅、省发改委等单位登门拜访,分别与郴州、常德、娄底等市州对接座谈,现场沟通协商有关问题近80个,实打实为企业纾解困难。强化平台赋能。搭建监管企业产品创新强基推广应用平台,采取举办产品推介会、加强供需对接、推动应用示范等“一揽子”举措,助力国企创新强基产品“出圈”,湖南钢铁、中联重科、湘电集团与高速集团、建设集团、机场集团、湘水集团、长沙轨道集团等已首批签约。搭建监管企业科技创新展示应用平台,举办国资国企“科技周”活动,启动“国资云”上线,与湘江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打造示范性原创技术策源地,助力数字湖南建设提速提质,为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责编:admin
来源:省国资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