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交流 >正文

省检察院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检察工作现代化助力现代化新湖南建设

日期:2023-03-06作者:省检察院办公室来源:省检察院办公室

省检察院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省两会、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国检察长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对照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完善公益诉讼制度”等部署要求,研究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6项重点任务,引导全省检察干警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奋力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强大动力,着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增强履职担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检察责任。一是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落实省检察院对所有危害国家安全案件提前介入和全程指导工作机制。依法严惩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依法惩治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特别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依法严惩涉黑涉恶犯罪。保持严厉打击毒品犯罪高压态势,推动千克以上重特大毒品案件提前介入、关联案件涉案人员查处机制落地落实。准确把握疫情防控政策变化,依法稳妥办理涉疫案件。落实省委部署要求,持续推进危险驾驶犯罪治理。二是着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打造三个高地、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强省会战略等重大部署,主动对接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和产业园区建设,细化实化检察服务措施。主动对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强与各职能部门衔接配合,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充分发挥铁路运输检察职能作用,保障省内重大铁路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深入开展涉企执法司法提质增效、打击治理侵害企业合法权益行为、优化经济领域政法服务等专项行动,重点监督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等问题,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强化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深化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持续完善和落实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三是以法治方式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入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做到当宽则宽、该严则严,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深入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审议意见,推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更加成熟定型。深化落实刑事申诉、国家赔偿案件“每案必评、实质化解”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法院联动化解机制,常态化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持续跟进落实最高检第一至第八号检察建议,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法律监督由个案监督向类案监督拓展。

二、发扬斗争精神,全面推进法律监督工作现代化。对照省委法律监督工作督查通报中指出的执法司法领域存在的七个突出问题,把问题整改融入检察履职,更好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能。一是加强刑事检察监督。针对督查通报指出的非法取证尤其是刑讯逼供侵犯人身权利、损害司法形象等问题,加强刑事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推动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落实应抗诉未抗诉刑事案件常态化监督机制,探索建立“大数据赋能审判监督平台”,运用智能化手段筛查监督线索,着力提升抗诉监督能力。深化监狱、看守所、社区矫正三大巡回检察,重点监督纠正“纸面服刑”、当减不减、超期羁押、超容量关押等问题。二是加强民事诉讼精准监督。针对督查通报指出的诉讼监督与司法工作人员惩戒衔接机制、虚假诉讼防范和惩治工作机制等制度机制尚未有效建立起来等问题,更加注重建章立制,在审判执行深层次违法监督等方面下功夫。拓展“智慧民事检察监督平台”功能,不断提升运用大数据手段发现涉虚假诉讼、审判、执行活动监督线索的能力。深化检察一体化办案机制,加强省市两级院审判执行深层次违法监督办案团队建设,在办案实践中不断提升调查核实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三是加强行政检察工作。探索构建行政检察大数据监督模型,推动行政检察办案模式从“个案为主、数量驱动”向“类案为主、数据赋能”转变。统筹推进护航民生民利、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等专项活动。深化对市场监督、公共治安、道路交通等领域行政非诉执行的监督。积极稳妥开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完善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衔接机制。持续推进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试点工作。四是加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稳妥探索新领域公益诉讼,力争实现办案领域、办案类型全覆盖。坚持应诉尽诉,不断提升行政公益诉讼、一般民事公益诉讼起诉数占比。深入开展长江经济带突出环境问题整治、长株潭城市群绿心保护、矿山综合治理、道路交通安全溯源治理、国财国土保护等五个专项监督行动。组建湖南省公益诉讼指挥中心。积极推进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深化河(湖)长+检察长”“监管员+检察官等协作机制,探索建立“田(林)长+检察长”“审计+检察”、检察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衔接等协作机制。

三、坚持守正创新,全面加强检察工作自身现代化建设。牢牢把握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与时俱进深化检察改革、优化检察管理、革新监督方式,推进检察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机制创新。一是切实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深入实施领导班子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定期对市县检察院领导班子履职情况开展深度调研,对不适宜现岗位的班子成员特别是检察长及时提出调整意见,推动“能上能下”。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认真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提出的“五个大力选拔、五个坚决不用”要求,真正把优秀干部甄别出来、提拔重用起来。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人选库和“成长档案”,落实年轻干部最低配备比例提示和预警调控制度。建立健全人才库管理、导师带新人”、同堂培训、“轻骑队”指导、案例指导等制度,深入推进教育培训、业务指导和岗位练兵。积极组织参加最高检举办的各类业务竞赛,举办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优秀办案人员、优秀案件、优秀法律文书等评选活动。二是大力推进数字检察战略实施。加快构建“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检察工作新模式。重点抓好民事智慧法律监督平台、刑事法律监督平台、社区矫正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的构建和应用探索工作。加强与省司法厅对接,进一步理顺两法衔接信息化平台应用管理机制和数据管理模式。加强与省委政法委和省直政法各单位的沟通协调,以检察业务实际需求推动执法司法信息共享。三是持续优化检务管理。推进检察一体化管理,探索案件线索统一管理、监督办案统一推进、人员力量依法统一调用的办案模式。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检察院案件质量、业务数据常态化自查抽查机制和业务部门质量监管员、部门会商、季度讲评等制度。完善省检察院“日清月结季讲年考”常态化监管工作机制。推进“网上异地交叉评查”“每案必评”和“智能化评查”试点,切实强化案件实质性监管。四是持续深化全面从严管党治检。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检察人员日常监督管理,抓实抓细三个规定执行,深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和清廉机关建设。深入整治懒政惰政、推诿扯皮、敷衍塞责、麻痹松懈、只表态不落实、不担当不用力等机关顽疾,打造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执行力。全面推行刑事申诉、国家赔偿、无罪判决、撤回起诉、撤回抗诉等案件反向审视、分析报告、专项督察制度,落实检察案件编号终身制,统一追责惩戒处理标准,加大执法督察和追责惩戒力度。坚决支持配合纪检监察机关及其派驻机构严肃查处检察人员违纪违法行为。

 

责编:admin

来源:省检察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