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我深切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开展学习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必要性,并深刻思考如何将学习成果转化为锤炼过硬作风、提升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的强大动力。新征程上要推动湖南未检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新成效和新变化,必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作风作为最坚实保障。
一、锲而不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武装头脑、引领作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定和实施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开局破题之作、徙木立信之举,八项规定重塑全党、改变中国。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学细悟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在检察机关作风建设上再加力、再冲锋。
(一)深刻领悟、始终牢记“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在增强纪律自觉上下更大功夫。”这是以系统观念推进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体推进“三不腐”在作风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对检察干警来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首先是筑牢思想上的堤坝,“总开关”没拧紧,各种出轨越界就在所难免,各类作风问题就会大量涌现。抓作风建设,必须在思想上固本培元,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从思想深处转作风,真正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二)深刻领悟、始终牢记“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铁”在规定具体、务实管用,“硬”在一步不停、寸步不让,“锲而不舍、一以贯之、钉钉子”已经成为我们党抓作风建设的显著特征。要深刻地理解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纠治“四风”所秉持的鲜明态度和表现出的坚定决心。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持续释放严的信号。
(三)深刻领悟、始终牢记“作风建设贵在常、长二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改进作风问题上,要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深化作风建设必须强化制度约束保障,增强定力韧劲,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直至化为自觉、形成习惯。要扎实推进检察机关作风制度建设,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从体制机制上堵塞不正之风漏洞。抓作风建设,归根到底,就是让检察干警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引领社风民风向善向好,要当好示范标杆,带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二、锲而不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找准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的着力点,以未成年人检察新理念指导工作、涵养作风
未成年人检察部门作风建设作为检察机关党风政风建设的重要方面,关系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成效,要进一步更新司法理念,以“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过硬作风,让未检工作新要求真正融入内心、成为自觉。
(一)坚持依法办案,以过硬工作作风确保案件处理结论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依法办案要求检察干警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尊重事实证据,杜绝“人情案”“关系案”。依法办案是检察机关作风严谨、公正廉洁的最直接体现,要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要遵循法律规定、法的精神,恪守职能边界。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准确把握批捕、起诉、附条件不起诉和不起诉的条件,确保每一个涉未成年人案件处理结论都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二)落实宽严相济,以过硬工作作风做到依法当宽则宽、该严也严、宽严适当、罚当其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实施中“度”的把握,本质上是对检察干警专业能力和纪律作风的综合考验。要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辩证把握宽与严的关系,做到依法当宽则宽,该严也严,宽严适当,罚当其罪,决不能因为是未成年人就片面强调从宽,甚至纵容犯罪。要坚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同一种犯罪什么情形需要从宽、什么情形需要从严,要吃透个案情况,把法律政策用好,做到对症下药、因案施策。
(三)遵循办案规律,以过硬工作作风让人民群众能感受、可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涉未成年人案件不是简单的“惩罚”,不能与成年人案件“一视同仁”,不遵循办案规律不仅会毁掉涉案未成年人的人生,还可能制造更多社会问题,影响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作风形象。在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情节把握、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其成长环境、一贯表现、身心修复、认罪悔罪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涉未成年人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锲而不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砥砺初心、改进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中央八项规定每一条都指向人民群众关切,未检干警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始终聚焦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点难点问题,以优良作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一)针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做实依法严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近年来,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频发,刺痛着社会公众的神经。检察机关要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聚焦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以检察作为赢得人民信任。要坚持“零容忍”态度,从严从快批捕、起诉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持续深入推进“利剑护蕾·雷霆行动”,全面落实提前介入、不捕不诉案件提级把关制度,加大挂牌督办案件办理力度,切实提升办案质效。
(二)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做实预防治理。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的核心就是通过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未成年人犯罪多发成为许多家长的“心病”,成为社会治理的难点重点问题,检察机关要坚持“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理念,一方面对已满12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犯罪,符合核准追诉条件的,依法核准追诉;另一方面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减少对立面,促进社会内生稳定。
(三)针对人民群众高度重视的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问题,做实系统治理。良好的工作作风,不仅要求检察机关办好案,更要求积极发挥检察职能参与社会治理。当前,社会环境深刻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要联合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抓好校园安全防控,配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协同网信办等部门优化未成年人用网环境,持续督促落实强制报告制度,依法严格落实入职查询制度和从业禁止制度,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四、锲而不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以一体抓实“三个管理”展现担当、锤炼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加强监督办案的亲历性,一体抓实“三个管理”,把“有质量的数量”和“有数量的质量”统筹在更加注重质量上。
(一)以务实作风优化业务管理。检察机关决定“一取消三不再”,是落实党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要坚决破除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充分用好重点案件类型、重点办案领域、重要业务态势的分析研判,对个性问题抓实督查检查、情况通报和督促整改,对整体性、趋势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前瞻性措施。进一步明晰未成年人检察官职责清单,结合办案质效分析与未检案件质量抽查、评查、把关等工作,促进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二)以严谨作风细化案件管理。高质效案件是办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实践中,过度管理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而放任不管容易导致执行力弱化,必须校准工作作风,全方位细化案件管理。重点抓好重大案件的动态管理、核准案件的全面管理、请示案件的登记管理、系统案件的审限管理、舆情案件的同步管理,通过建立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领导包案机制、核准案件及时反馈机制、繁简分流和快慢分道的案件办理机制、舆情监测、防范和管理监督联动和重大敏感案件逐级报备机制等,切实提升案件管理质效。
(三)以求真作风强化质量管理。案件质量是检察办案的生命线,要强化未检工作规范化建设,完善批捕、起诉、附条件不起诉质量标准,根据不同案件办理需要,明确各环节要素指引,确保办案程序合法、规范有序、制约有效。严格落实涉未成年人案件常态化评查和提级把关制度,强化和案管、检务督察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多维度精准评定案件质量,积极运用评查成果,推动举一反三,逐案整改。
作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永远不能停歇、不能松懈、不能吊链。让我们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锲而不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优良作风奋力推动湖南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未成年人保护这一份“朝阳事业”“守心工程”贡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党支部书记、主任)
责编:欧阳福长
来源: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