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州播报 >正文

春风雨露——湘西州派驻乡镇卫生院“第一支书”纪实

日期:2024-05-22作者:刘旭 杨胜国 彭科来源:湘西州直机关工委

“里耶卫生院有了血液净化中心后,既方便可靠,又减轻负担,我不用跑到龙山县城医院啦!”近日,刚做完血透的龙山县里耶镇大板社区一名患者精神焕发、笑容可掬地说。

专家技术沉下去,医疗质量提上来。这是今年以来,湘西州派驻乡镇卫生院“第一支书”、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给群众开辟出一条条走进“名医”的绿色通道。

乘风而动

近年来,湘西州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但由于各种原因,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服务水平偏低,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现象仍然存在,基层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缺乏有力有效抓手。如何坚持党建引领,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看不好病的问题,一直是摆在湘西州委、州政府及卫健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医疗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举全省之力支援大湘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部署。省卫健委迅速作出安排,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湘雅三医院率先与湘西州人民医院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并于4月18日派出首批26位专家正式入驻州人民医院,拉开了为期三年的帮扶帷幕,为湘西人民带来了“春风雨露”。

湘西州卫健委立马召开党组会研究决定,自2024年起,从州县直公立医院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分三批赴乡镇卫生院担任“第一支书”,开展帮扶工作,力争到2026年,实现派出一个书记、带强一支队伍、培训一批人才、做强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的目标。

经过层层推荐、严格审核等程序,4月底前,从州人民医院、州民族中医院、州妇保院、州精神病医院、州肿瘤医院、州荣复医院6家州直公立医院选派10名优秀医务人员,从8个县市直公立医院选派19名优秀医务人员,下到29所乡镇卫生院担任“第一支书”。

一揽子的政策实施,让群众看病就医更有了“底气”。

润物无声

“早晨5:30,闹铃一响,我就起床去卫生院。6:30分,前往科比村卫生室,立即组织老人进行体检。对于基础疾病较明显、需要尽快处理的老人,就建立专门档案,给予重点关注,定期回访并免费送医送药。很多老人因消息闭塞或行动不变,未能亲临村卫生室体检,我们将上门服务。草草吃完中饭,我们又马不停蹄赶回卫生院,检测标本,比对结果,认真分析,提出治疗建议,及时反馈给村民……不知不觉天都黑了。”这是宋文斌进驻永顺县芙蓉镇卫生院的工作日记。

“第一支书”们克服困难,发挥优势,调动资源,在“五个一”使劲发力,即建强一个领导班子、完善一套管理制度、培育一个特色专科、培养一批业务骨干、畅通一条转诊通道,基层医疗机构焕发生机活力。

在永顺县塔卧镇卫生院,湘西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90后”刘江龙正与该卫生院医生探讨一名患者的病历。“通过刘支书传经送宝,我们现在对病情诊疗的靶向性更精确。他不仅承担着技术示范、带教查房等工作,还和我们一起参与日常诊疗。”该院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4月23日,经过彭湘栋支书向上级党组织请示,古丈县默戎镇卫生院获批同意成立党支部,同时大力推广浮针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中医馆服务能力。

4月29日,在杨博支书及州人民医院的帮扶指导下,龙山县里耶镇卫生院开通了装备精良、技术精湛的血液净化中心,除开展血液透析外,还可满足急性肾损伤、终末期肾病等疾病治疗。

彭伟支书多次与龙山县茨岩镇政府沟通协商,争取1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卫生院住院部厕所改修。

针灸拔罐、艾灸刮痧、穴位贴敷......在凤凰县阿拉营镇卫生院,一股淡淡的草药香微微扩散,候诊区不少村民在待诊。肖晶进驻该卫生院后,将5月1日至10月1日门诊上班时间调整至7:30,扩建院内坪坝,以满足群众就诊及停车需要,还在内科增设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保靖县毛沟镇卫生院王旭支书及时联系州民族中医院肛肠科专家到场指导,成功完成了一项复杂的肛瘘手术。

针对泸溪县浦市镇卫生院缺乏急救知识现状,杨凡支书结合6年院前急救工作经验,上了一堂生动的《院前急救现场处置》讲座课。

花垣县麻栗场镇卫生院吴若锋支书举办了第一期“名师讲堂”,邀请州民族中医院专家讲授刘氏小儿推拿技术。

永顺县石堤镇、万坪镇卫生院分别与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建立远程视频会诊平台,提高了诊疗水平,减轻了患者医疗负担。

从“小处”着眼,向“实处”着力。全州共组建医联体、医共体47个,家庭医生团队1737个6200余人,对全州66.4万“两类对象”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100%。部分乡镇卫生院设立“就医免费接送点”,开通“免费体检流动车”,在人口较多的村卫生室增设门诊服务,1480个村卫生室开通医保报销,构建有能量、有温度、有口碑的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宽严相济

“感谢组织关心,派我到矮寨镇卫生院,虽然条件比不上家里,离城又近,但我必须以院为家。”湘西州妇保院派出的“女支书”秦未到任第一天,就住了下来,与院长深入交流了解现状、研究制定业务发展规划。

医疗水平的全面提升,不仅落实在硬件设施上,专业人才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为确保“第一支书”工作顺利开展,卫健部门积极向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汇报衔接,争取政策支持。明确工资绩效福利待遇保持不变,由派出单位为其购买人身意外险和重大疾病保险,给予相关经费支持。同时,建立了考勤管理、培训交流和调度总结和制度,要求每月入驻不少于20天,严格请假手续,定期调度督导工作开展。此外,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加大对“第一支书”、派出与受援单位考评力度,其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做到责、权、利挂钩。

5月20日,州卫健委组建4个调研组,由党组成员带队,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直插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实地查看、实际体验、询问交流、及时反馈等方式,对“第一支书”等重点工作开展综合调研,以问题为导向,倒逼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派驻‘第一支书’,是卫健系统探索推行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一级帮一级,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实现精州、强县、实乡、稳村的目标。”州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彭云信心满怀。

风拂千家暖,雨泽万象新。湘西州卫生健康事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责编:admin

来源:湘西州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