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交流 >正文

“潮”前走!碧水映初心

日期:2024-01-25作者:长沙市水利局来源:长沙市水利局

浏阳河获评全国示范河湖,水渡河水闸荣获全国大禹奖,长沙市河湖长制工作、水利建设工作分别获国务院、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长沙市水利局获得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先进集体、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这是近年来长沙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党建“红色引擎”激发的澎湃力量。近年来,长沙市水利局党组紧紧围绕推进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配置格局、水利治理能力、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利党建工作“五个现代化”目标,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推动水利事业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实现了一系列历史性突破,连续四年在全市绩效考核中获评一类,荣获2022年度全市“创新实干担当有为”领导班子表彰。

水润万物,滋养着星城大地,当党建红融入清清碧水,便流淌出了这座城市最美的色彩,绘出了一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幸福画卷。

漫步湖岸步道,错落有致的村居,倒映在澄澈的水面上,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水美湘村”画卷映入眼帘。这个“水美湘村”,名为团山湖村。但在数年前,团山湖村还时常洪水泛滥、沼泽遍布,湖水常浑浊不堪。

蜕变的契机来自于2021年省水利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启动的“水美湘村”建设,市水利局在望城团山湖村打响了新的治水战役。

党建引领治水新实践,团山湖村成立了“水美湘村”示范创建临时党支部,省水利厅、市水利局党支部积极与团山湖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 ,在“水美湘村”建设过程中,红与绿始终相得益彰,成为最灵动闪耀的色彩。

这一次,雷锋的精神力量再次在团山湖迸发,党员、骨干成了宣传员,走村串户,宣讲政策,号召大家群策群力,村民们为“水美湘村”建设踊跃捐工捐地捐款,志愿者化身“保洁员”,巡湖净岸,共护一方碧水。村里引入社会资本强力治污,家家户户均完成“三池一地”改造,湖中构建水生态自平衡系统,重现“鱼翔浅底、岸芷汀兰”之美景。深度融合历史人文,沿八曲河打造了梦源雷锋、宝亭镇河等“八景”,引进一批现代农业企业建设水生态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一条年产值逾千万元的“水生态”全产业链雏形初显……

水利强则农业强,水利兴则农村兴。近年来,市水利局党组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擎推动水利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全面服务乡村振兴道路上开创了新局面。结合水美乡村、小微水体管护等项目,推动村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探索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兴水利,水美乡村产业兴,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乡村振兴新路子。2019年以来长沙累计创建110个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形成了“乡乡有典型、村村有项目、组组有行动”的浓厚氛围。实行常态管护,将河湖长制与田长制结合,建立“塘管家”和“小微水体片区河长制”,保证“一塘”“一坝”“一水”有专人管护。

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星城河湖保护一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建党员先锋队采用包塘包片、分流域、分项目的模式进行技术把关和长效指导。动员党员干部争当“管护员”,充分发挥山塘、水库、小微水体的后期管护效益。截至目前,长沙已成功创建放心满意标准化小型水库450座,全面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群达320万;率先在全省开展标准化山塘清淤,完成3150口山塘整治,新增农业灌溉用水约1860万方,改善灌溉面积18.66万亩。

党建工作始终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筑牢堡垒,勇挑重担。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长沙水利部门坚持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两手发力,邀请专家教授为党员干部授课,与高校联合举办水利专业技术培训,持续开展的“水利大讲堂、岗位大练兵”活动,有力提升了全市水利队伍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在党组织的“领头雁”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下,长沙水利人在水旱灾害防御、椒花水库建设、“一江六河一湖”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山塘清淤标准制定等工作中不断开创新局面,让一城河湖焕发新活力。

守碧水澄澈,沐清廉春风。市水利局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为关键、以解决突出问题为抓手、以建设清廉单元为载体、以强化系统治理为方略,全面打造清廉水利,营造全系统清朗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矢志不渝,守护好长沙一江碧水。

责编:admin

来源:长沙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