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等重要论述,为科技馆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目标和路径,科技馆迎来了发展新机遇。作为全省科普工作的主阵地和主窗口,湖南省科技馆肩负着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等多重责任,必须深刻领会报告精神,立足主责主业,切实将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自觉行动。
一是坚持旗帜领航,把稳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馆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彻到科技馆改革发展全过程,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健全馆党委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坚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第一时间学习领会、第一时间贯彻落实。扎实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服务”职责,毫不动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提升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质量,持续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让党的工作切实成为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二是坚持战略先行,切实坚守责任担当。聚焦“四个面向”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认真落实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已任,以高标准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盘活科技馆体系展览资源,在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科技周以及各类主题日等重要节点推动开展系列主题展览、巡展、联合行动等,促进科普资源最大化利用。以省科技馆改扩建工程为契机,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结合湖南文化和特色优势,与时俱进设计制作引进诸如“三超”“三深”“双碳”等不同领域的展览展品和科学教育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找准服务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点,聚焦生命健康、公共安全、科技前沿、低碳减排等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领域知识的普及,集中展示湖南领先于全国的重大科技成就,大力弘扬湖南文化和科技的当代价值。
三是坚持价值导向,推动形成崇尚科学新风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更需要我们以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使命,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服务,将崇高的价值引领融入到各类科普实践,助力形成尊重知识、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更好地满足公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要配合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充分发挥科技馆作为校外科学教育场所的重要作用,深化教育主管部门与科技、文化各部门交流对接,推动中小学校与各类科普场馆广泛开展合作共建。建设一批中小学“馆校合作示范点”,开发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活动形式的精品科普课程和活动。推动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推动优质科普资源、活动和项目进校园、进课堂,并逐步向全省示范推广。
四是坚持专业引领,有效提升科普服务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随着社会和大众对科技馆科普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科技馆服务范围从城市居民为主拓展到城乡居民、线上线下公众,科普教育内涵的提升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坚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科技馆服务能力,针对青少年等重点人群,以展览教学、科研、服务为主要功能,以体验、互动、探究为主要形式,开展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为学校科学教育提供有力补充;针对工人、农民、老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其他公众的不同科普需求,开展相应的科普活动,持续打造全民的科学中心,构筑公众终身学习课堂。同时,大力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加强人才专业化培训,拓宽人才引进培养渠道,打造形成一支高层次、专业化的专职人才队伍和一支高素质、广覆盖的兼职人才队伍。
五是坚持聚合资源,促进多元主体联合共建。以省级科技馆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与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的交流合作,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科技馆体系建设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搭建运行管理和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动员、鼓励和引导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理论研究、科普产品研发和科普教育宣传。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科技馆建设和运营模式,通过委托管理、购买服务、单位资助、捐赠、建立科技馆发展基金等方式,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科技馆体系建设和运行,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以推进数字化科技馆建设为依托,通过数字技术促进线上线下联动,扩展展教活动范围,打造科普教育大平台,构建网络化、立体化传播体系,为服务于更多、更大范围、更加多元化的公众打下基础。探索践行科普“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促进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等方面的互联互通,促进科普展教资源和产品全产业链发展。
(作者系 湖南省科技馆党委书记、馆长)
责编:admin
来源: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