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直快讯 >正文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日期:2022-01-11作者:省自然资源厅来源:省自然资源厅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省自然资源厅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出台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工作方案和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31条措施。为推动持续掀起学习贯彻热潮,省自然资源厅畅谈心得体会,引导全省系统党员干部牢记嘱托、不负使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贡献更加强大的自然资源力量。

学深悟透践行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陈仲伯(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以来,我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决议》进行了反复研读学习,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新的喜悦,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历史的认识,增强了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的信心和力量。其中体会最深的有以下两点:

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原创性的核心内容之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含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生态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新经济发展观,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新系统观,环境就是民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新民生政绩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开放的、发展着的新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路明灯,我们需要全面把握、深刻领会,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

二是要站在历史、现在和未来的角度,充分汲取奋进力量和扛起奋斗使命,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决扛起自然资源保护的政治责任,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要政治过硬、作风过硬,全面完成各项任务。自然资源工作已经进入了新阶段,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做好,很多业务都事关重大民生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要政治过硬、作风过硬,进一步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斗争中长才干。我们开展的工作,很多时候就是公共利益与个别利益、局部利益的斗争,战略利益、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博弈,必须要敢于战斗、善于战斗,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守住底线、管控红线,履行守土有责。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在廉政建设、纪律建设上要守住道德作风的底线和红线;牢记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好公共利益、长远利益和子孙利益,守住保护发展的底线和红线。

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邓建华(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铸就忠诚、以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淬炼忠诚、以大是大非问题上的立场定力检验忠诚、以无私无畏的担当诠释忠诚,居其位、担其责、尽其忠、竭其诚,披肝沥胆、鞠躬尽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自然资源领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履行好“两统一”职责,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藏粮于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贯彻集约节约优先,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保障保护水平;优化国土空间,守护好一湖碧水,筑牢绿色底色,奋力为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提供自然资源保障。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李全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切实配优建强队伍,坚决守住法纪底线,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政务服务工作,要坚持以服务为本,全心全意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对交通、水利、能源、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及重大产业、民生项目,要建立联合专班,明确专人负责,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全面推动“网上办”和“掌上办”,为群众和企业办理业务、查询信息、咨询服务、投诉举报提供友好、便捷、易用的信息化工具,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一次都不跑”。自然资源利用工作,进一步加强全省土地批后监管,科学合理确定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确保科学主动;提升园区建设管理能力与水平,加强对“五好园区”建设的监测监管,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要求,一园一策。自然资源财务工作,要立足大局,把握中心工作,强化财务保障;坚持“稳”的基调,不冒进,加强防范风险隐患,做到规范、公平、公正。

真正形成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

谢文(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结合自然资源干部队伍的实际,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应当突出抓好以下五点:

要紧抓后继有人根本大计。不断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真正形成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

要恪守对党忠诚为政之魂。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要确保清正干净立身之本。把清正干净作为评价干部最硬扎的标准,廉洁上有硬伤的人必须一律挡住,选拔政治上站得稳、思想上靠得住、行为上把得牢的“清水”干部。要从严加强干部监督,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加强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监督检查,加强八小时之外工作监督,全面防止和纠正各方面的不良行为习惯,真正做到“白璧无瑕”。

要务求担当作为履职之要。要有砥砺担当之志,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格局,磨砺担当之勇,提升担当之能,真正做到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能办事、不出事。

要突出德才兼备选人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大力选拔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干部。“靠得住”,就是政治素质高,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心系人民,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本事”,就是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高,不光要有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专业思维、专业精神、专业方法,同时要有与工作推进相匹配的综合素质,真正具备良好的品行、作风、能力。

推进全省自然资源督察执法工作“严紧硬”

林目轩(厅党组成员、省自然资源副总督察)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碳达峰碳中和等新理念对自然资源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要认清形势,转变工作思路。积极做好“从查处违法向预防违法、从执法宽松软向执法严紧硬、从粗放执法向精细执法、从以城市执法为重点向以农村执法为重点、从要我执法向我要执法、从优先保障建设向优先保护耕地”的六个转变。

要树立“谁审批、谁监管、谁执法”的工作理念,坚持疏堵结合、多方发力,从规划引领、审批提速、批后监管、督察检查、违法查处、考评惩戒等环节构建大督察大执法工作格局,坚决遏制全省自然资源新增违法行为,全面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水平,有效维护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秩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覃佐彦(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守党和人民在艰辛探索中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新气象新作为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刘星辉(厅总工程师)

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综合施策,紧抓不放。

一要完善法律制度。以往对耕地“非农化”已有法律规定,这次土地管理法和实施办法又作了进一步修订,有法可依。防止耕地“非粮化”,明确耕地在农用地之间的转换规定,哪些需要审批、谁申报、谁审批、谁主责、谁执法,应当依法确定。

二要调整财政支持政策。调整完善已有农业耕种补贴办法,对原来为耕地现状已转为建设用地、林地、园地、草地、坑塘等的非耕地、抛荒耕地取消耕种补贴。自然资源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出台耕地保护补贴政策,从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的角度对粮食主产区予以补偿;对“非农化”、“非粮化”治理成效突出的村组、乡镇、县市进行奖励。

三要提高耕种效益。发展精细农业,推进规模经营,改革土地制度,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要增强耕地保护内生动力,变“要我保”为“我要保”。

四要强化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的作用,推行“田长制”,细化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组和农户;提高乡村治理水平,遏制村民随意占用耕地建房、明确乡村和村民建设占用补充耕地主体责任;明确农村道路、沟渠建设占用补充耕地办法,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进出平衡办法;明确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及其他部门职责;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查处违法占用、破坏耕地行为。

五要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坚持总量控制,进出平衡。明确耕地利用种粮优先,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在此前提下可种植其他食用农作物和非食用农作物。保持耕地属性,无论种什么,耕地每年至少翻耕种植一季农作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明确规定耕地用途。县级人民政府对耕地进出平衡负总责,将三调标注为恢复属性的土地恢复为耕地,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恢复耕地用于耕地保有量总量补足和进出平衡。

继往开来砥砺奋进,书写矿业绿色发展新篇章

陈松岭(厅一级巡视员)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树牢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绝不以牺牲人民群众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效益。

二是坚持敢于斗争,全面优化矿产开发格局。当前,矿业转型进入攻坚克难期,面对巨大的压力和复杂交织的矛盾,要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遇到艰险挑战绝不畏惧、绝不退缩的革命精神。要严格矿产开发准入条件,重点开发国家战略资源、产业发展、民生所需的矿产;要坚持规划引领,按照“绿色化、科学化、规模化、减量化”原则编制省、市、县三级矿产资源规划;要深入推进砂石土矿专项整治,全面扭转“散、小、乱、污”开发局面,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和民生需求。

三是开拓创新,不断健全矿产开发全程管理机制。要强化信息手段,建立全省统一的矿产资源管理平台,全面掌握资源储量、矿山开采、企业发展等情况;要进一步优化矿业权审批登记管理,简化流程资料,提高审批登记服务水平。要加强批后监管,持续推进露天矿山非法采矿卫星监测,全面推进视频监控管理。

四是坚持干在实处,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全省绿色矿山建设制度体系,完善标准和管理机制,新建矿山必须达到省级绿色矿山标准才能投产,现有生产矿山限期建成绿色矿山,确保在2022年底前,全省生产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实现矿产资源高质量、绿色开发。

责编:admin

来源:省自然资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