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团省委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机关14个党支部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动,全体党员干部坚持在办实事开新局中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青年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初步展现了一支“政治强、能力强、业务强、作风强”的干部队伍,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得到有效提升,呈现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取得新时效的态势。
一、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一环,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必然要求,也是“严细实”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机关各党支部按照团省委统一部署,围绕《团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严格对标对表,认真学习党史、研究党史,把部门工作融入共青团高质量发展大局,确保上下同题、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宣传部党支部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团员思想武装和团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小故事”,着力向青年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湖南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少年部党支部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聚焦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的少先队主责主业,每月制定的党史学习教育计划,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贯穿到党史学习教育中。机关党委纪委党支部结合“三表率一模范”建设、创建省文明标兵单位,发挥机关工青妇群团组织的桥梁作用,充分调动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积极性,开展机关办公室卫生大扫除、学党史知识竞赛、“巾帼心向党”朗读比赛等群众性活动。各党支部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全局思维系统谋划能力不断增强,始终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走在前。
二、提高青年群众工作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团省委坚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青年心为心,以服务青少年需求为导向,着力提高青年群众工作能力,从根本上去除机关“行政化”等问题。围绕“青春湘伴”湖南共青团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十个一”行动,宣传部、希望办、社会联络部等9个党支部共70多名党员干部,开展线上线下“我为青年群众办实事”专题调研,倾听青少年呼声,征求各方意见,研究梳理把社会各界关注度较高的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突破口、作为共青团实施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的切入点、作为团干部密切联系青年群众的着力点抓实抓紧抓好,形成湖南共青团服务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局面。青年发展部党支部坚持以青年关注的社会融入、婚恋交友、子女教育等“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完善起草湖南省青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相关文件,大力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责、群团组织协调、社会积极参与”服务青年发展机制。办公室、青少年活动中心党支部选派任江、谭湘峰、王雷等3名党员,组成团省委驻龙山县乡村振兴树溪村工作队,迅速制定驻村工作计划,用踏实肯干的态度为群众办实事,致力交出一份令人民满意的乡村振兴答卷。学校部党支部强化服务青年意识,提高服务青年能力,精心组织第十四届“挑战杯”湖南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吸引省内近百所高校10万余名大学生参与,成为全省青年学生“奥林匹克”科技盛会。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为群众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进一步牢固,更加懂得只要时刻把群众的一枝一叶、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三、提高抓落实能力。团省委坚持把实学实干的导向贯穿于机关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坚持把学和做结合起来、知和行统一起来。基层组织建设部党支部促进全省各地“青年之家”建设,今年共认定省级示范性“青年之家”60个。统战部党支部组织湖南青联委员和澳门青年40余人在沙洲村开展“青春同心·永跟党走”建党100周年活动,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部党支部坚持以数字智慧共青团建设为平台,着力推动团员管理网格化、团的组织生活数字化、团的工作扁平化、团的服务精准化,打造以手机移动端为主要交互平台,以官网为基础的电脑PC端后台支撑系统的全省青少年互联网数据中心,形成一个青少年大数据库、一个统一的用户交互平台、N个青年应用服务的“1+1+N”网上数字管理工作格局,实现青少年工作“网上办、马上办、掌上办、一站办”。未保办党支部在14个市州103所学校为48846名学生开展“轻松备考·12355与你同行”考前减压讲座活动。组织部党支部结合包片挂点工作,持续推进“一专一站两联”建设全覆盖。青创办党支部把助力乡村振兴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开展“青春兴湘 何必远方”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各党支部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责编:admin
来源:团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