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省科协团委、核工业二三〇研究所团委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团支部联合举办的“LOVE U 雷锋家乡学雷锋丨核知启航少年志·童心共筑科学梦”核科普活动在一师二附小成功举办,通过趣味实验、互动游戏和科普讲解为200余名小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盛宴。
活动以一场精彩的暖场科学实验秀拉开序幕。省科协科普志愿团队通过“吹不灭的蜡烛”“火龙卷”“火焰掌”等实验,生动展示了火的科学本质与安全知识,迅速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孩子们在惊叹声中感受科学的魅力,现场气氛热烈。
核工业二三〇研究所核科普团队的老师们通过对比实验破除核能“危险”的刻板印象。酒精浓度燃烧实验类比核燃料浓度差异,气球“快速扎破”与“缓慢放气”模拟原子弹与核电站反应速度的区别,让学生们认识到核能的可控性与安全性。在“光能风车实验”环节,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光能风车,直观了解光能转化为动力的原理。随后,科普团队以多米诺骨牌模拟核裂变的链式反应,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核聚变”与“核裂变”的区别。孩子们分组竞赛,搭建骨牌模型,亲身体验“能量爆发”的过程,深刻理解了核反应中“小小原子,大大能量”的科学内涵。活动还通过科普影片展示了我国核科技领域的辉煌成就。“华龙一号”第三代核电技术、“人造太阳”核聚变装置等大国重器的介绍,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核工业的硬“核”实力。
科学的种子就地发芽。寓教于乐的核科普时光接近尾声,学生们围绕核能应用展开热烈讨论,提出诸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如果核聚变能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未来我们的城市会不会用‘人造太阳’供电?”“核电站的废料怎么处理才不会污染环境?”“我们能去太空建核电站吗?”科普团队逐一解答,并点赞孩子们的前瞻性思考。现场掌声不断,科技报国的种子悄然生根。
此次活动是湖南省“雷锋家乡学雷锋”品牌活动的内容之一,也是团青组织深化青年思想引领、履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以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了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的责任担当。接下来,省科协将继续加大与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交流合作,打造“青年+科普”品牌,以青春力量赋能科普内容、科普形式,用人们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生动鲜活的语言高质量开展科普活动,以高质量科普播撒下对科学求知、探索的种子。
责编:欧阳福长
来源: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