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州播报 >正文

在红色怀化,播撒“幸福种子”——清华彭凯平教授“先锋怀响讲堂”开讲侧记

日期:2025-06-18作者:舒倩 刘纯庆来源:怀化市直机关工委

仲夏怀化,山青水碧,更涌动着一股追寻心灵力量的热潮。6月16日至17日,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彭凯平教授应怀化市直机关工委之邀“先锋怀响讲堂”开讲短短一日半,行程紧凑而意蕴深长:一场启迪心智的专题讲座,两处震撼灵魂的历史回眸在烽火与荣光的交汇处,探寻新时代奋斗者的幸福密码。

落地芷江:历史长河中的“幸福”序章

16日上午,彭凯平教授抵怀首站直赴芷江飞虎队纪念馆。馆内陈列无声诉说着中美军民并肩捍卫和平的壮阔史诗。战鹰残骸、斑驳勋章,映照出超越生死的勇气与国际协作精神。“这是对信念的生动诠释”,彭教授驻足凝思。这段“课前预习”为讲座埋下深沉伏笔——幸福从非孤岛,它与家国情怀、人类和平血脉相连。飞虎队的集体奋斗,正是幸福在崇高使命中的铿锵回响。

讲堂开讲:“先锋怀响”里的幸福解码

带着历史的厚重感,16日下午,彭凯平教授走进了由怀化市直机关工委精心打造的党员干部教育品牌——“先锋怀响讲堂”。面对济济一堂的怀化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他以《做一粒幸福的种子》为题,开启了一场关于“幸福”的深度对话,让“种子”为福地怀化赋能

彭凯平教授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讲起,以深厚的积极心理学造诣,层层梳理什么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指出,幸福绝非享乐点缀,而是身心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石,更是激发为民服务温度的关键动能。“党员干部的幸福感,直接关系高质量发展精气神!”

随即,彭教授将重点转向更具实践性的“如何创造幸福?”。他摒弃空谈,带来了积极心理学的前沿洞见和可操作的“幸福工具箱”:如何主动培育积极情绪?如何建立滋养心灵的人际关系?如何识别并运用个人核心优势?如何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到心流体验,享受全情投入的充实?他殷切寄语在场的“先锋”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粒“幸福的种子”,不仅自我滋养,更要主动播撒,将积极乐观的心态、科学的方法带入日常工作与生活,感染同事、温暖家庭、服务群众,让幸福的涟漪在怀化这片热土上不断扩散。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接地气,现场互动热烈,掌声与思考交织。

临别敬仰:和平基石上的幸福沉思

17日清晨,在踏上归程之前,彭凯平教授专程前往中华民族伟大抗战胜利的重要见证地——芷江受降纪念坊。伫立在这象征和平与尊严的丰碑前,历史的回响振聋发聩。从浴血奋战到胜利受降,从山河破碎到迈向复兴,这片土地承载了民族命运的转折。“没有先辈牺牲,何来今日幸福根基?”这一刻昭示: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尊严,是人民享有幸福生活最根本的保障。和平丰碑为“幸福”浇筑最厚重的底色。

侧记结语:红色沃土滋养的幸福新篇

彭凯平教授的怀化之行,恰似一粒精心培育的“幸福种子”,落在了“先锋怀响讲堂”的沃土,更落在了怀化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热土上。当这些“种子”在党员干部心田生根发芽,必将绽放出昂扬坚韧的心灵之花,为怀化奋进“五新四城”新征程注入澎湃“心”动力幸福,不仅是一种感受,更将成为怀化先锋力量砥砺前行的鲜明底色。

责编:欧阳福长

来源:怀化市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