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云变幻的卫星云图、雷达图中捕捉天气变化的蛛丝马迹,不断分析和应对复杂的天气状况,最终练就了“读云识天”的火眼金睛。长期扎根天气预报岗位的刘二影,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融入到每一次灾害性天气过程,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气象篇章,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气象人的责任与担当。
精准预报 显硬核担当
工作多、任务重、责任大,2023年对于刘二影来说既忙碌又充实。这一年她全面主持湘潭市气象台工作,负责气象台决策服务材料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审核与把关,为政府和各部门决策部署提供重要依据。
在她的带领下,2023年汛期气象台有力应对了11次较强降雨天气过程,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为73.6%,平均时间提前量89分钟、最大提前量356分钟。
除了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早已深度嵌入到各类赛事和重大活动全流程中。2023年6月21日至22日,湘潭市出现了当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天气过程。正值端午假期,湘潭市时隔8年再度举办龙舟竞渡表演赛,要做好这场耐力与意志的巅峰较量赛事气象服务保障,刘二影深感责任重大。
湘江水面宽广,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可能造成湘江水位上涨、水流过快,对龙舟行驶安全不利,严重威胁选手的安全。这不仅是对选手们的生理挑战,也是对预报员能力的考验,更是对预报员心理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的磨砺。
刘二影和预报员一起进入“备战状态”,密切监测天气趋势,提前一周分析出“比赛前后将有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并为组委会制作专题预报服务产品,涵盖温度、降水、风速等关键气象要素。同时,通过微信群、短信和电话等渠道发布实时预报预警。为确保万无一失,她连续与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加密会商,重点把握比赛当天的风力、强降雨时段和强降雨落区等。
雨究竟会下多久、会不会出现雷暴、比赛还能否正常进行……随着比赛的临近,气象部门对于雨情的研判成为了组委会以及参赛选手关注的焦点。紧要关头,刘二影就像“定盘星”一样,不仅顶住压力,成功研判出赛事当天降雨有减弱趋势,还果敢提供赛事举办与否的参考意见。
最终,赛事在万众瞩目中激情开赛。比赛当天,湘潭市气象台为组委会逐小时滚动更新精细化预报。凭借着出色的能力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刘二影圆满完成了此次任务。这场融合“预报精准”与“服务温度”的气象保障工作得到了组委会高度认可。
冲锋在前 筑红色堤坝
出生在党员家庭,刘二影是妥妥的“党三代”,从小受到家里长辈的耳濡目染。她经常这样说:“如果党员不带头冲锋在前,干事创业就无从谈起。”
2024年汛期,湘潭市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多了近六成。7月底,受“格美”台风影响,湘潭市出现极端暴雨天气,平均降雨量248.4毫米,最大降雨量472.8毫米,全市6小时、12小时、24小时累计降雨量均突破湘潭市历史极值。
预警早一分钟,群众就多一分安全!作为气象台副台长,刘二影在气象台人手极度紧缺的特殊情况下,主动挑起重担,紧盯“格美”移动路径及强度变化,落实“631”递进式预报预警服务机制,为各部门应急响应和居民转移留足提前量。
一条条预警信息、一份份预报服务材料迅速发送至相关责任人及各重点乡镇群众,刘二影将“靶向”发布与“闪信”服务融入预报预警过程。强降雨过程中,发布暴雨、雷雨大风预警信息20余期,精准靶向发布预警信息以及临灾警报29期覆盖47万余人次,“闪信”服务8次覆盖全市防汛责任人7000余人次,与应急管理、水利、电力、交通等部门密切联动,形成了有预警、有叫应、有反馈的工作闭环。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湘潭县境内支流涓水流域发生堤防损毁险情,湘潭市气象部门第一时间成立决口抢险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专班。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刘二影当主班、双岗、带班,五个日日夜夜,她以气象台为家,全力保障灾后气象服务到位、气象数据准确,综合湘江上下游天气情况开展分析研判,提出科学决策建议,配合各级部门做好灾后复盘,在莲城大地上筑起一道守护家园的“红色堤坝”。
“莲城百姓平安就是我们坚守的意义。”十余年间,刘二影正以自己的方式,彰显党员干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政治本色。搏击风云变幻,守护万家安宁,托起山河无恙,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位“气象哨兵”的故事仍在续写。
责编:欧阳福长
来源:湖南省湘潭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