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应当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深入学习后,我深刻认识到,这新“三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具体体现和创新发展,作为党员,理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锤炼党性、筑牢权力观的“压舱石”。做到政治上绝对忠诚、思想上高度一致、行动上坚决有力。党员干部若在权力观上出现错位、存在盲区,必然偏离航向、迷失方向。要清楚权力来自哪里,才会明白权力用在何处。要正确行使公权力,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坚守底线、不越红线。
干出实绩、把稳政绩观的“航船舵”。党员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坦荡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谋划决策要有大格局,工作落实要用情用力。要全方位审视工作差距,紧盯难点、堵点、痛点,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如2024年开展整治不动产“办证难”问题以来,娄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党员干部做了大量工作,在原来已化解268个项目、“无籍房”办证99063户的基础上,又增加纳入55个项目,商品住宅类“登记难”项目再化解13160户。在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群众得实惠的实事,还要做好打基础、作铺垫、利长远的大事。
提升本领、校准事业观的“定盘星”。党员干部要忠于事业,以事业为先、以事业为重。不论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个人的追求及价值都应体现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上,淡泊个人名利。要补齐素质短板、提高履职能力,提升为民办实事的本领。尤其要在基层一线锻炼,努力提高应急处突能力,迎难而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如在推进征地拆迁、矿山开采和土地规划执法等信访积案化解过程中,娄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党员干部不畏艰难,努力推动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实质性化解,并积极向信访群众释法明理,不激化矛盾,力求事心双解。
责编:欧阳福长
来源:娄底市直机关工委、娄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