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垂落的巨幅主题垂幔间,激昂的《红旗颂》与婉转的《浏阳河》相继奏响,一场别开生面的“礼赞山川·盛世和鸣”交响音乐会在长沙机场T2航站楼精彩上演。湖湘文化邂逅旅客出行之旅,是湖南机场党建协作理念下的协作新范式,近期,湖南机场联合14个地州市开展了16场“三湘四水·相约湖南·市州风情周周看”系列文化展演,将湖湘文化基因深度融入机场全域,创新打造有人文温度、有湖湘厚度、有时代气度的空中门户。近年来,湖南机场坚持党建引领,以协作机制为抓手,围绕项目建设、服务提升、安全生产三大领域推动党建业务“破圈融合”,为新时代湖南民航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红色动能”。
党建领航 织密组织“一张网”
机场通达四方,连接世界,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空中枢纽,集聚运输服务、航空物流等产业集群。启动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以来,在建项目如火如荼,旅客吞吐量节节攀升,庞大的人流物流如何高效运转,是湖南机场集团面临的一项全新课题。
2023年以来,省直机关工委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探索建立并积极推进“三个高地”标志性工程等党建协作机制,为湖南机场改变“单线作战”的传统模式提供了方向指引。湖南机场集团党委对标部署施策,打破单位隶属、管理层级、运行环节等壁垒,聚焦长沙机场改扩建项目建设,联合15家施工、监理、设计等参建方建立“聚力创星”党建协作机制;聚焦航站楼现场运行,整合31家驻楼单位建立“乐星程”党建协作机制;聚焦安全生产,联动监管部门及驻场机务维修等8家单位建立“放心飞”党建协作机制。
壁垒破除,思想的活水、组织的活力便沛然萌发,协作机制迅速成为凝聚共识、协同行动的枢纽平台。湖南机场建设指挥部牵头实施“1+N”开放式协作体系,定期轮值会商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乐星程”制定“问题、责任、资源”三张清单,推动协作单位共同解决跨界服务难题;“放心飞”建立联席机制,统筹落实机务维修协作工作。各个协作单位不再是“孤岛”,而是“业务问题共商、优势资源共享、落实责任共担”的共同体,一张协调贯通、高效联动的组织网络逐步成型。
联动聚力 畅通发展“协作链”
从激荡时代回响的“诗咏湘籍开国元勋及将帅”作品展到展示湖南高质量发展脊梁的“劳模长廊”,从充满唐风古韵的“国色迎春 一路芳华”到沉浸式感受机场里的“三湘四水”,今年以来,在“乐星程”党建协作机制推动下,长沙机场、空港文化联动多家单位,依托文旅融合契机,为来往旅客献上290余场次精彩演出、展出200余道特色美食、推广80余种特色文创,从“机场过境地”到“文旅目的地”,长沙机场成功化身为湖湘地域风情之美的展示窗口。
安全,是机场发展的生命线。2024年底,在“聚力创星”“乐星程”党建协作机制的成功探索下,为提升长沙机场安全保障能力,民航湖南机务“放心飞”党建协作机制应运而生。“党建协作机制为我们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除了共同开展安全隐患检查、应急除防冰行动,我们还能通过跨地域跨层级培训平台提升技能水平。”机务维修员邓小龙说道。在2025年第二届中国民航机务维修岗位机务技能大赛中南地区比赛中,他获得理论考试第一名。
同样,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中的各方合作在“聚力创星”党建协作机制下也在不断深化。组建“党建协作智库”,围绕项目堵点合作攻关;举办“青年汇智论坛”,常态化开展攻坚项目揭榜挂帅、劳动竞赛,实施“流动红旗”考评机制,难点项目在协作中正一项项推进落实。
成果转化 构建多维“共赢圈”
今年以来,湖南机场三大党建协作机制累计开展50余场特色联建活动,其中8次高质量党课成为示范样板,10余场共学培训精准解决党建业务融合痛点,多轮先进典型宣讲激发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昔日的“单打独斗”,在党建协作下凝聚成“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党建与业务在深度融合中实现了价值共振的“双向奔赴”。
在跨越建制的组织优势下,长沙机场改扩建项目先后获国家级奖项7项,省部级奖项10项,T3航站楼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保持近1600天安全生产零事故。长沙机场6次蝉联全国千万级机场服务质量优秀奖,连续6年入选SKYTRAX全球机场百强榜,航班截载时间在中部省会城市机场中最短。
党建业务“聚合效应”充分显现,党建协作机制不仅是助推湖南机场实现“建设一流企业、打造一流空港”战略目标的“动力源”,更成为党建业务融合的品牌名片。目前,湖南机场聚焦中心工作,系统构建起以党委品牌引领、党建协作机制延伸、党支部品牌支撑的“1+3+N”党建品牌体系,围绕安全生产、项目攻坚、服务提升、市场经营、改革创新五大中心工作,提炼形成“红扳手”等96个支部党建品牌,支部品牌由矩阵向集群发展,释放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未来,湖南机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破译”更多党建赋能发展的“密码”,在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中贡献民航力量。
责编:欧阳福长
来源: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